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9的文章

【試讀】半澤直樹系列1 我們是泡沫入行組

圖片
數年前的日劇《 半澤直樹 》,想必大部份人並不陌生,雖然我沒看過,但對於裡面的一些梗也是略知一二,一直想找機會看看,想不到還沒看日劇,竟然已經要出版中文小說! 故事大體是講述半澤畢業後到銀行業上班,被迫承擔上司責任,努力扭轉命運的故事,我想作者只是藉由半澤這個角色來替廣大的基層勞工發聲,故事中的情節也許誇飾,但卻是隨處可見,不光是上班族,任何一種形式的團隊合作都有可能遇到被迫承擔責任的情況。 假如有天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如何自處?看完這本書,我無法給出一個答案,因為要像半澤那樣力挽狂瀾,老實說除了實力、毅力、抗壓性外,可能還需要點運氣,總之非常困難,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隱忍,頂多就是離職不幹,勇於反抗而且成功的人算是少數。至於半澤是如何辦到的?這就是本書的主軸,在此就不多說。 這樣的職場故事讓我想到前陣子看的電影《七個會議》,改編自 池井戶潤 的同名小說,他也是《 半澤直樹 》的作者,兩個故事都是描述小職員力抗上級的情節,主角也同樣能言善辯,也都有滿滿的顏藝,不過故事核心倒是截然不同,再查了下作者的其他作品:《 飛上天空的輪胎 》、《 下町火箭 》、《 陸王 》,同樣都是職場故事,卻各異其趣,相當佩服作者的創意。 整體來說,本書節奏明快,張力十足,人物也描寫得相當立體,最棒的是將職場生態跟黑暗面描寫得淋漓盡致,讓人無奈之餘也同時會心一笑,同時也給予我們在面對現實的困難時,有繼續努力的勇氣,畢竟對一般人來說,生活本來就是困難的,更遑論還要懷抱夢想,甚至堅持向前邁進,如同半澤在結局時說的: 「 只有知道這個難度的人,才能繼續做夢。 」

【試讀】地震鳥

圖片
看完這本書的當下,覺得頭很痛,並不是說這本書不好,而是故事和敘事角度被裁切得支離破碎,我認為作者應是刻意為之,藉此讓讀者同理主角的對自身不安,對周遭人事物的疏離,對過去的恐懼,乃至於憎恨…等負面情緒,若是真如我所想,作者可說是相當成功。 故事由一起案件開始,主角作為嫌疑人被警察拘捕,在警局中主角開始回憶過去,漸漸地,整部故事彷彿變成了主角的獨白,主觀告白的同時,卻又不時脫離自身,用旁觀者的眼光來評論,然而兩者切換過於頻繁,不禁讓人頭昏腦脹,曾猜想是否主角患有 解離性身分疾患 ,但讀完卻不敢肯定。 所幸,故事並不複雜,回憶部份基本上採順序法,不過卻有很多模糊地帶,主角的記憶似乎並不可靠,讀完後,我無法肯定什麼是部份是真,什麼部份是假,只能勉強拼湊出故事的輪廓。從中,也可以確認主角的狀態很大部份是來自於童年的影響,藉由疏遠家人、離鄉背井來逃避過去的不堪,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主角會時不時跳脫主觀,從旁觀者的角度來敘事,然而,人始終無法逃離的,就是自己的內心,除非我們將其摧毀,而主角也的確展現出自我毀滅的傾向。 雖然我一開始說這個故事讓我覺得很不舒服,但不舒服的程度,同時也代表我有多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力,簡短的故事,卻可創造如此出色的故事張力,並且讓人沉浸其中,難怪可以得到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 的新人獎,比較可惜的是,收尾的部份不如前中段的鏗鏘有力,雖然不至於虎頭蛇尾,但總覺得少了點驚喜或意外性,不過以新銳作家來說,我還是相當期待作者後續的作品。

【試讀】小小的地方 ~ 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

圖片
這本書讀來相當親切,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你我都知道的西門町,藉由主角小武的視角,講述了自己生活的「紋身街」發生的故事,六個故事,每篇文字量不多,作者文筆流暢,故事節奏也很輕快,很輕鬆就可以讀完整本書,但後勁十足。 從故事中可以看到作者對台灣濃厚的記憶和情感,讓人很容易沉浸在故事之中,而這些故事有歡笑、有淚水、有戲謔、有惆悵…,就像一面鏡子,從中看到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骨詩》和《小小的地方》這兩篇,原因無他,只是恰好最近有類似的心境,在此我就不透漏細節,總之,我相信大多數人可以從書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故事。 說起 東山彰良 ,最著名的應該是幾年前得到直木賞的《流》,有發行中文版,也曾拜讀過,雖然是描寫台灣的故事,但不知道是不是時空背景的緣故,總覺得有些距離感。 如今又出版了以台灣為背景的第三部作品《小小的地方》,讓我對作者記憶中的台灣抱著某種期待,讀完本書後,覺得比起《流》來說,的確更讓我有共鳴,不單只是鄰近的時代背景,而是其中所講述的情感與掙扎。 當初看到書名,不禁讓人聯想到 鄭南榕 曾在日記中寫道: 「 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是我們是好國好民。 」 台灣的確很小,不管是土地面積,還是國際聲量,或是其他,而我也曾戲稱台灣是鬼島;但我還是很喜歡這個被稱為「福爾摩沙」的小島,所謂的抱怨其實也相當於某種程度的期許,期許這個島嶼可以更好。當然只有抱怨是沒有用的,還是得付諸行動,那怕是再小的努力,都可以讓這個小小的地方變得更好。

【試讀】左撇子的你 ~ 以懸疑包裝而成的溫暖小品

圖片
當初看完介紹,總覺得失憶的劇情,已經被各種文字、影視作品寫得差不多,沒有什麼新意,不過看完這本小說,覺得也還算不錯,至少讀完感覺很舒服,懸疑中帶點小清新,又有點溫暖療癒,整體來說是一本用懸疑包裝而成的 YA小說 ,雖然讀完總覺得少了點刺激感,應該是因為跟我一開始的想像的劇情有些落差的緣故。 本書作者非常擅於描繪角色的內在,基本上還沒讀到結局,就可以從各腳色彼此之前的情感,猜出一二,而這也同時是角色的動力來源,作者很成功將這點地融入劇情之中,也許當下會對某些角色的行動或反應感到違和,但如果能耐心地看到結局,便能恍然大悟。 雖然我剛剛說:「"耐心"地看到結局」,不過這並不表示作者的鋪陳很無趣,正好恰恰相反,作者掌握故事節奏的功力相當不錯。之前並不認識這位作者 額賀澪 ,查了下發現作品還不少,這本書似乎是作者的第五本小說,難怪說故事的功力超乎預期,期待出版社引進作者的其他作品。總之,這本小說的文字量並不多,加上作者流暢的文筆,大概只要兩、三個小時就可以輕鬆讀完,是一本相當適合打發時間的暖心小品。 關於故事主軸,我發現我很難在不破梗的前提下來發表感想,所以這部份就在此略過,總之就如同我一開始所說,這是一本輕度懸疑的 YA小說 ,故事主角們的成長、情感才是關鍵,如果是想看懸疑、驚悚類型的讀者們,恐怕得失望了,但如果可以用更加開放的心情去看這本小說,肯定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樂趣和啟發。

【無雷】【電影】聖人大盜 ~ 不算成功但期待後續的台灣商戰電影

這幾年台灣的電影題材逐漸多元化,有恐怖片、犯罪懸疑片、黑色幽默…等等過去相對少見的類型,像最近我就看了《 返校 》、《 江湖無難事 》,還有《 聖人大盜 》。其中,最新鮮的是《 聖人大盜 》,一部以 區塊鏈 、資本主義為主題的商戰電影。 早在導演拍《 私室 》時,便注意到這位導演,後來他用發行數位貨幣當噱頭,發起群眾募款,籌措拍電影的資金,雖然我沒有參加群募,但仍有關注其後續發展,當這部電影真的上了院線,便找機會去看。 以結論而言,《 聖人大盜 》是一部優缺點都非常明顯的作品。 先說優點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之前提到的「題材新穎」,隨著 比特幣 的崛起,各種數位貨幣也起而效尤,姑且不論背後居心為何,「 區塊鏈 」的確成為一股風潮,在這個時機點切入,這個主題已經成功吸引了一部份人的目光。 劇情的主軸大致上也還可以,至少該有的起承轉合也都有,最後還加上近年來常見的結尾大翻盤〈雖然不是很意外,不過還是有稍稍緊張了一下〉。演員也是一時之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太公」,顛覆我過去對曾志偉演出的印象。 接下來要談到缺點的部分,最大的問題是對白,個人認為有些對白太刻意,有點像是劇本已經先寫下這句話,然後才補前後劇情,給人為講而講的感覺,有些地方用得漂亮,但更多時候卻給我一種出戲感;最嚴重的是,有些對白是不必要的,能用畫面演出來的,為什麼還要用對白再解釋一次呢?這感受在故事結尾時特別強烈,而這點也連帶影響故事的節奏。 另外,腳色不夠立體,比如說過度簡化主角尹子翔的背景,使人無法投入腳色之中,也讓劇情走向傳統二元的正邪對立,「 區塊鏈 」只是載體,背後要講得是資本主義,但資本主義真的如此邪惡嗎?對社會完全沒有好處?我覺得現代的故事不該如此侷限。 考量到這是導演的第一部電影,這些缺點還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而且敢在台灣拍這種題材,還真的給他拍出來,不得不佩服導演的野心跟行動力,電影的結局告訴我們故事還沒結束,期待導演可以再說一個動人的故事。

【試讀】超能家族

圖片
當初看到本書書名,還以為是類似《 超人特攻隊 》那樣歡樂的作品,不過讀完後發現故事不是我想得這麼簡單,也不像一般英雄電影,擁有特異功能的超能力者熱血地負起拯救地球的重責大任,反而是藉著有趣的狂想探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故事從麥提發現自己有靈魂出竅的能力開始,故事基本上是順序法,但中間穿插許多回憶,敘事觀點也不斷在五位家族成員〈麥提、母親艾琳、外公泰迪與兩位叔叔法蘭奇、巴第〉中切換,從而帶出泰勒馬克斯家族的曾經輝煌卻一夕沒落的過去。 艾琳可以看穿他人是否說謊,這樣的能力在與跟交易、談判上,可說是相當有用,但也讓艾琳在愛情生活面臨到許多挫折,就算我們愛著我們的家人,也可能會為了不讓他們擔心而說謊,更何況,人是會改變的,愛,也是如此。 法蘭奇的能力是可以移動鋼珠之類的小物品,可說是家族中最弱的能力〈如果不算上沒有超能力的泰迪〉,可能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對家族過去的榮光依依不捨,而這樣的心理動力也推動他想幹一件大事,卻因此欠債,還惹上黑幫老大。 巴第是同輩中最強大的能力者,可以預見未來,而這些未來會成為他的記憶,他想努力的活在當下,卻總是被拖入過去與未來之中,而且也受到這項能力的束縛,深怕自己隨意行動會造成未來的變化。 他們有各自的弱點、煩惱,也會生氣爭吵,卻也用不同的方法表達對家人的關懷,其實不只家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也正是如此嗎?

【無雷】【電影】海獸之子 ~ 重要的事物無法化為言語

圖片
圖片取自 甲上娛樂 《海獸之子》,奇片。 瑰麗奇幻的畫面,衝擊視聽,難以形容的美。 奇妙的劇本,我將之總結為「生命的起源,記憶的傳承」,卻又覺得其浩瀚難以用筆墨盡書,也許我只看懂電影的10%,甚至不到。如果是幾年前的我,可能會覺得這是什麼爛劇情,連說故事也說不好,但硬要說的話,也許就像片尾的歌詞: 「 重要的事物無法化為言語。 」 總之,奇葩,甚至不確定該不該推薦,但看完覺得是今年看過最神奇的電影。 最後,附上預告,猶豫的人可以先看完預告再決定,有興趣的人,建議趕快去附近的電影院買票,如果要等電視播才看,我覺得不如不要浪費時間,這部的畫面只適合去電影院看。

【試讀】夏洛特的研究(福爾摩斯家族Ⅰ) ~ 富有娛樂性卻可惜的致敬之作

圖片
自從1887年, 夏洛克‧福爾摩斯 被創造出來後,致敬的作品相當的多,有延續本尊背景發展而成的故事,比如美國推理大師 艾勒里‧昆恩 的《恐懼的研究》、 島田莊司 的《被詛咒的木乃伊》〈不過有正式經過道爾家族認可的,印象中只有 安東尼·霍洛維茨 〉,也有把故事改編至現代的《 新世紀福爾摩斯 》、《 福爾摩斯與華生 》、《 神探夏洛克小姐 》,還有講述福爾摩斯後代,甚至有讓大偵探轉生成狗的作品,總之,從種種的致敬中,不難看出這位名偵探的魅力和影響力。 假如 柯南‧道爾 筆下的人物們真實存在,並且成為顯赫的名門世家,他們的後人會發展出怎樣的故事呢?最近讀了這本《夏洛特的研究》,正是這樣的作品。故事背景從19世紀的英國拉到現代,而本書中的夏洛特‧福爾摩斯跟傑米‧華生還只是青少年。 許久之前曾提過,《福爾摩斯系列》是我閱讀推理小說的啟蒙之作,就算到現在,也三不五時拿出來複習,對於這類改編作品,標準自然提高不少。老實說,看完當下,總覺得前面所提到的背景設定似乎沒有必要。 當然從書中的致敬,可以看到作者對原著的熱情,但如果只是古怪少女加上孤獨男孩,真的有必要使用福爾摩斯與華生這樣經典的角色設定嗎?明顯可以看出兩個角色跟原著角色的個性有段差距,畢竟是後代子孫,個性不同當然合理,但這樣一來,主角父親紀錄福爾摩斯的筆記不就沒什麼用處?雖然書中有稍微帶出福爾摩斯家族的教育,也提到華生醫生的故事〈指 柯南‧道爾 的原著〉跟現實不太一樣,但我覺得如果要這樣改編原著,何不乾脆寫全新的故事。 不過,撇除致敬《福爾摩斯系列》這點,如果用一般小說的標準來說,我覺得這個故事還是相當不錯,敘事節奏相當明快,發展也很緊湊,讓人期待結局,而結局也在我意料之外,整體來說,是有其可讀之處。就我所知,作者目前好像還有寫三本續集,希望後面的作品可以讓人看到使用這樣背景設定的必要性,不然總覺得可惜。

【試讀】陸天遙事件簿(2)沒有名字的故事

相較於《 陸天遙事件簿(1)消失的那一天 》,這集的劇情相對單純,某人的敘述明顯跟其他兩人不同,讀者可以很容易勾勒出故事的輪廓,但個人比較喜歡第一集的留白,讀完餘韻十足。 這集除了姜奎一家的故事外,也帶出更多圖書館跟管理員相關的劇情,最後也暗示第三集的故事將會以陸天遙為主軸,簡單說,這集為了結局的鋪陳,不得不將姜奎一家的故事寫得單純點。不過儘管單純,卻扭曲,而且扭曲到讓人捨不得放下書本,這部分就留給讀者自行閱讀體會囉! 值得一提的是,這集的故事,有帶出上集的徐家人之一,本以為是彩蛋,看到最後,卻發現一切似乎與陸天遙遺忘的過去有關,看來作者頗有野心,不單純把各集主角群當成故事的載體而已,而是環環相扣,讓人非常期待接下來的續集。 這集解釋了更多圖書館本身的設定,其中最有感觸的是「來者」的部分,也就是圖書館的讀者,書中有段敘述這樣寫道: 「 大家是嗜讀故事的怪物,對於當事者反而不那麼好奇。 」 不禁讓我想到現今的媒體亂象,每當事件發生,許多媒體不擇手段地挖掘當事者的過去,甚至加油添醋寫成偏頗的報導,搭配聳動的標題,吸引眾人的目光,而我們也買單這樣的內容,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我們在乎事件的真相嗎?我們有真的去了解當事人嗎?或至少聽聽他微弱的聲音?我們是否就像「來者」一樣只是想聽到 悲慘 精采的故事?

【試讀】陸天遙事件簿(1) 消失的那一天 ~ 無人知曉真相的家庭悲劇

圖片
當初看介紹以為只是單純的奇幻故事,看完後卻覺得毛毛的,並不是非常恐怖,但就是有種不協調感;話雖如此,我還是滿喜歡這個故事,劇情從徐欣死亡來到一座圖書館開始,這座以收藏悲慘故事為主的圖書館,不符合資格的人是無法達到此處的,來到的人必須向管理員說出自己的故事才能離開,而管理員負責記錄,並編纂成冊,再收藏到圖書館中。 這樣的劇情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部日漫《心魔大審判》,同樣也是講述死者進入神秘空間,敘說過去的情節,當然這樣的設定並不少見,但巧妙各有不同。 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也看到徐欣故事中的家人也來到圖書館,然而本該相同的往事,卻有截然不同的差異,逐漸把讀者拉入謎團中。雖然這也不是多新穎的寫作手法,但倒是沒看過差異如此之大的情節,每讀完一個人的故事,原本對劇情的認知就被打破,不得不佩服作者大膽的寫作手法和結局安排。 看完的當下,首先想到 京極夏彥 在《 魍魎之匣 》一書中曾寫到: 「 一百種人有一百種人的、一千種人有一千種的現實,而那全部都不一樣。那並非稍微不同。而是完全的不同。如果勉強以相同為前提的話,溝通根本就無法成立,勉強如此想雖然沒什麼不對,但是,只要稍微懷疑,那種想法會立刻發生破綻。 」 五種不同角度的故事,當然用「 鬼 」來解釋是說得通,但依然無法拼湊出故事真相,最終作者也沒有寫下答案,只能留給讀者自行想像,也許每位讀者都有屬於自己的解讀,就像故事中的徐氏一家一樣。

【試讀】河川.火林.烏雲光

圖片
我想很多人應該有過後悔、甚至不願面對的回憶,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如何選擇呢?今天要介紹的這本小說,講的正是這樣的故事:主角宋宥安因為意外陷入昏迷,醒來後被告知接下來會面對三個關卡,這三個關卡是他人生中的片段,只有通過任何一關才能甦醒。 隨著宋宥安與三位守護者相遇,慢慢帶出主角的過去,與父親間的溫暖回憶、與母親的芥蒂…等等,我們才開始了解主角,才能慢慢地產生共鳴,這是很典型的倒敘手法;但這邊除了倒敘的手法,也可以看出其心境變化,一開始的回憶都是比較快樂,慢慢地我們看到主角心裡始終不願面對的過去,然而到了最後,主角也漸漸開始坦然面對。 而這樣的變化,其實就跟我們處理心理傷痛時是類似的,如果我們只是放在心裡、不去管它,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只會越來越不敢面對,看似船過水無痕,也許在哪天突然爆發,反而帶來更大的傷害;唯有真正的去面對,跟過去犯下錯誤的自己和解,才有可能真正的放下過去。 雖然我一開始提到「選擇」,但我認為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此,主角在前兩次的關卡中,做出不同的選擇,卻還是來到第三關;更何況現實人生並沒有什麼再來一次的機會,我們也沒辦法預測未來,對不好的結果做出迴避,就算「選擇」之後發生了非預期的結果,我們也只能面對。 故事的結局,來得有點錯愕,讀完的當下,覺得有種沒結尾的感覺,但慢慢反芻後,覺得這樣的安排也是不錯,暗示主角終於放下過去的心境。 另外作者也在故事中安排許多現代社會常見的議題:霸凌、情感教育…等等,在放鬆心情之後,也為讀者帶來一些思考空間,雖然定位是青少年小說,但我覺得成人也是可以閱讀的,畢竟有些生命課題是需要一輩子學習,不斷精進。

屍人莊殺人事件 ~ 新瓶舊酒的古典推理入門

這是一本 古典推理 小說,所謂的“ 古典推理 ”以邏輯解謎為主,可以說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智力角鬥,但老實說,這本小說的犯罪手法並不是多麼嶄新的創意,當然這年頭,要寫出全新的詭計可說是相當有難度,算是作者的非戰之罪。 在 古典推理 中,通常會有三大元素或三個主要的問題:whodunit、whydunit、howdunit,分別對應到犯人是誰、動機為何、犯案手法;然而這本小說的偵探,並不看重這三點,而把觀察重點放在“犯罪場景為什麼會是這樣”,我認為這算是“whydunit”加上“howdunit”的變形延伸,簡單的說,犯人在犯案時,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他做出了一些繞遠路、甚至不合常理的行為,最終也呈現在犯罪現場中。 過去的 古典推理 小說也不是沒有討論過這部分,但如本書中那般強調的倒是比較少見,我想這也反應作者自身對古典推理的想法,並藉由書中的腳色說出,不過讀者不用擔心,關於基本的犯人、動機、手法,書中還是有給出合理的解釋。 本書最有趣之處,在於結合幾年前紅透半邊天的 喪屍 元素,並用這個元素打造出相當新穎的“ 暴風雨山莊 ”,也跟犯案手法有某種程度的關聯,相關場景的描述,也感受到緊張的氣,,比較可惜的是收尾得不夠漂亮,給我的感覺變成為了這個創意而寫這個故事。 書中一些關於推理常見的專有名詞介紹,雖然基本,但現在作品未必會提及,可以當作現代讀者的 古典推理 入門,不過如果是重度推理迷,可能就太過淺顯。 以作者的出道作而言,我覺得算是不錯的作品,故事緊湊,人設中規中矩,並且的確給推理小說帶來一些新意,期待作者的續集《魔眼の匣の殺人》。

【試讀】她最後的呼吸

今天介紹的這本《她最後的呼吸》是《妹妹的墳墓》的續集,前一集著重在親情與失去的痛楚,這次則是著重在犯罪者的心理描寫,有來自警方的側寫,也有從犯人自身出發的角度,從小說最後的致謝來看,個人覺得作者在犯人心理的描寫是有下過足夠的苦工,難怪這部分讀起來特別精采。 主角的心境也是描寫得相當不錯,一開始展現出職場上獨立女強人的一面,卻也可以從與其他角色的互動中,看到其幽默、痛苦,甚至柔弱的一面,從這些多元的面向,我們可以更容易帶入角色之中,足見作者的寫作功力。 不過單就劇情來說,從案件本身、手法、到劇情轉折,我認為沒有太多新意,總覺得過去看過很多類似的橋段,頂多只能說作者將這些材料,重新翻炒一遍,當然這年頭要創造出全新的梗,可說是難上加難,而經典之所以雋永,我認為可以反覆咀嚼是很重要的特色,整體來說,我認為作者端出的成品是一道不錯的家常料理。 除了犯人之外,許多人物的背景設定,也相當細緻,幾乎沒什麼跑龍套的角色,就算出場時間不多的側寫師也讓人印象深刻,另外,同時也利用這些角色點出許多社會問題:職場霸凌、性別歧視、夫妻相處…等等,完全可以看出作者經營角色的用心,單就這點,我認為作者很有可能再繼續寫相關的系列作品,讓人非常期待。

【試讀】女巫的男孩 ~ 關於失落與選擇的童話

圖片
這是一本適合小孩的童話,故事內容是關於魔法、樂於助人的女巫、與他的兒子奈德所經歷的冒險故事,他們所在的國家有一位睿智的女王,而鄰國則有一位想侵略並奪取魔法的國王,兩國中間有一座難以跨越的森林,森林中住著一位強盜和他的女兒。角色設定跟劇情發展相當簡單,基本上沒什麼懸念,卻富有深意,所以也是一本適合成人閱讀的寓言故事。 我認為“失落”是故事的主題之一,故事的開始,女巫一家因意外失去兩個兒子中的戴恩,而勉強救回的奈德也因此無法正常閱讀文字與說話,父親也因為自責、愧疚無法好好正視奈德;而金盆洗手已久的強盜,因為老婆的逝去,無法彌補內心的空洞,帶著女兒回到森林重操舊業。 基本上,只要活得夠久,親朋好友的離去,在我們生命中是無可避免的,而如何面對,是一個很重要課題,畢竟逝者已矣,我們終歸要繼續走下去。至於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痛苦?也許看到故事的最後,讀者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書中提及的魔法,是有自己意志的一股力量,如果把它看作我們自身的“想法”或“慾望”,這個故事就變得相當有意思,奈德為了從強盜手中想保護魔法,因緣際會得到了它,這些魔法也不斷給奈德各種意見,有時是善意,但更多時候帶有惡意,奈德如何面對魔法的誘惑,也是故事的重點,這也是我認為本書的另一個重點 ─ 選擇。 面對一件事,我們可能會有許多想法,但如何選擇在於我們自已,當然我們也必須為選擇的後果負責,我們只能盡可能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作法。 唯一覺得可惜的是,書中的角色設定,過於二元對立,我猜想是作者對於其目標受眾有自己的想法;但對我來說,比較有看點的角色只有曾經金盆洗手卻又復出的強盜而已,其他角色大多善惡分明,對讀者來說,是很容易理解角色並專注於故事發展,但我總覺得有點可惜,如此有趣的設定,可以有更有層次的故事發展才對,期待作者可以寫出更精彩的故事。

【試讀】末日前,我把惡魔少女誘拐回家了!1  ~ 亂七八糟卻又精彩的神祇大戰

圖片
最近看了兩本奇幻基地的小說,恰好都是香港作家的作品,香港的作品時常帶給我一種大雜燴的風格,從早期香港影劇〈近年來已不太看,不確定現在是否相同〉、港漫、或今天要提的小說,我想這跟香港的和多元文化脫不了關係。比如說之前曾介紹過,剛重新出版的《九龍城寨》,融合武俠、黑幫、香港近代史等元素,而今天要介紹的《末日前,我把惡魔少女誘拐回家了!》,更是從頭到尾體現出這種特色。 從標題開始,可以輕易看出這本小說帶有日系 輕小說 的風格,劇情描述上也有許多日系經典橋段的影子,而主角的好色設定,不禁讓我聯想到最近剛改編電影上映的《 城市獵人 》男主角 冴羽獠 。 故事從主角蘇梓我遇到惡魔少女 阿斯摩太 ,捲入教堂與魔界的爭鬥開始,一開始以為是我討厭的 龍傲天 模式,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 基督教 以外的神祇與妖魔鬼怪,也被作者攪和進來,發展出乎意料地有趣,想必作者對各種不同文明的信仰做了些功課,多元且龐大的格局讓人感受到作者的野心,同時也擔心會不會虎頭蛇尾。 除了輕鬆愉快的對話、情節,故事本身也是相當有意思的,借鏡不少真實發生過的宗教發展史,比如說教派分裂、十字軍東征、外來宗教使地方信仰的式微…等等。 除此之外,也不乏對現實政治的隱喻,故事中的 基督教 分為聖教、新教和正教,基本上對應現實的 天主教 、 基督新教 跟 東正教 ,然而故事中,中國以正教為主,跟現實情況完全不同,中國比較多人信仰的是 基督新教 ,但大多是非法的,簡單說,中國是有合法的 基督教 ,不過跟原本教派有所差異。 所以,作者設定故事中聖教跟正教的衝突,其實有點詭異,不過我認為這正是作者的企圖,如果把它視為香港跟中國的文化衝突,就容易理解許多,文字中也藏有許多細節暗示,對照香港這幾年來的政治局勢,讓人不禁懷疑出作者的用心(笑)。 如果只是單純享受故事,這本書讀起來輕鬆愉快,也滿多搞笑的橋段,是本相當適合閒暇時放鬆的作品,但如果對不同文明宗教發展、中港政治有興趣或基本認識,裡面有很多會心一笑的橋段安排跟隱喻,可以從中獲得不同的樂趣。這本小說從敘事風格到劇情融合許多元素,卻又毫不牴觸、自成一格,正符合一開始提到香港作品的最大特色,總之,好久沒看到這麼亂七八糟卻又有趣的小說,相當期待續集的出版!

【影展】日常景框:是枝裕和影展(2) ~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終於動筆寫下“ 日常景框:是枝裕和影展 ”的第二篇心得文,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了(默),之所以拖了這麼長一段時間,主因是這部電影太令人難過,不想太快回顧觀影當下的心情。不過後來搜尋相關資料,發現這部電影是改編自1988年的“ 日本巢鴨兒童遺棄事件 ”,而現實事件竟然遠比電影中的表現殘酷許多,再次令人感慨。 以下有劇情雷,未觀影者慎入!

【試讀】大滅絕二部曲:密碼

在第一集的故事中,神秘組織“季蒂昂”推動“魔鏡計畫”,並在全球散播病原,然而計畫離完成還差一步,關鍵就掌握在失憶的戴斯蒙手中,究竟這到底是怎樣的計畫?“季蒂昂”的目的又是什麼?這些問題,隨著第二集的進展,雖然透漏更多線索,但還是無法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看來只好期待最後一集,希望有一些出乎意料的真相。 第二集的故事,比起第一集著重防疫情節的真實感,科幻的比重增加不少,不過整體來說,還是具有相當程度的真實感,相當佩服作者寫作前所下的功夫;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我開始覺得作者想講的故事,超乎想像的龐大,老實說有點擔心,不知道最後一集要如何收尾。 在上一集中,戴斯蒙曾提及一個問題:「我們〈指人類〉為什麼存在?」更確切的意思是,為什麼會出現生命?而生命的發展又該何去何從?以這個問題為出發點,我們大概可以猜到“季蒂昂”的目的是想使人類往“某個方向”進化,散播瘟疫是過程中的手段,這些都是很容易推測的情節,然而背後的真相其實不如我一開始所想的這麼單純,帶給我意料之外的驚喜。 另外,這集更深入地刻劃腳色們的內心與過去,不僅腳色間的牽扯越來越複雜,同時也帶出他們各自的傷痛,值得一提的是,“魔鏡”可以撫平過去的傷痛〈應該不只是消除記憶,這麼單純的作法吧?〉,也許計劃最後成敗的關鍵,會朝有趣的方向發展也說不定。 最後,這個故事不禁讓人想起 挪亞方舟 ,不過這次的大洪水是由人類引發,但是誰有資格決定誰能被留下呢?誰又能決定人類全體演化的方向?這種傲慢也許反而會替人類更大的災劫,如同 伊卡洛斯 的墜落,帶來更悲傷的結局。

【試讀】失戀巴士都是謎 ~ 平實幽默的暖心小品

圖片
失戀的時候,該怎麼辦?有人企圖挽回,有人躲在被窩裡獨自痛哭,也有人想找朋友喝酒,大醉一場,也有許多人想做些什麼來轉換心情,比如,加倍地努力地工作,參加聯誼認識新朋友,或者是來一場療傷之旅?如果有旅行團專門提供這樣的行程,各位會考慮參加嗎?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失戀巴士都是謎》的概梗。

【影展】日常景框:是枝裕和影展(1) ~ 幻之光

最近去參加 清大夜貓子電影院 的放映活動,最新一期的主題是“ 日常景框:是枝裕和影展 ”,關於 是枝裕和 ,我所知不多,之所以會注意到這位導演,是從去年《 小偷家族 》的宣傳開始,在此之前只看過《 海街日記 》,今年三月則在公視看過《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而這幾部都跟家庭生活有關,其中對於人性的光明面與黑暗面,有著相當平實的描述,甚至有時只是輕描淡寫地帶過,留下的韻味卻令人再三回味。 以下有劇情雷,未觀影者慎入!

【試讀】大滅絕首部曲:感染 ~ 寫實的防疫與虛構的陰謀

圖片
疾病,是人類所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古今中外皆然,例如:在中世紀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 黑死病 ,還有到今天依然無針對性疫苗的 伊波拉病毒 ,往往犧牲許多生命,才找到些許曙光。身處台灣的我們,也許對這類大規模傳染疾病相對無感,畢竟我們處在一座獨立海島之上,自然屏障加上出入境有疾病管制署跟防疫檢疫局把關,層層保護下我們的確相對安全,但我想也不少人對10多年前爆發於和平醫院並造成其封院的 SARS事件 記憶猶新吧! 為什麼要提這些呢?因為今天要介紹的書,正是一本跟傳染病相關的科幻驚悚小說,說是科幻,但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在本書的序言,作者開宗明義就提到,故事結合了事實與虛構,並盡力詳述相關組織如何因應疫情爆發,甚至還說明書中的科學理論大部分是現實存在的,這種真實與虛構只有一線之隔的模糊感,才是這部小說最驚悚的部分。 故事開頭先講述一起沈船搜索的事件,接下來則分成兩條主線進行:其一是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工作的珮彤,在首起病例出現時,首批收到通知並前往調查的醫師;另一條主線則是身分成謎且失憶的戴斯蒙,想當然耳,失憶的戴斯蒙勢必牽涉到故事的主軸。而各地接連爆發的疫情,背後似乎隱藏著什麼陰謀,跟序幕的事件又有什麼關連,就請自行閱讀本書囉! 整體來說,劇情還算緊湊,對於防疫第一線的描寫也相當具有真實感,讓人不禁感謝這些辛苦的醫護人員。人物設定部分,起初我還蠻不喜歡失憶的安排,首先,太多作品用過失憶的情節,再來,找尋記憶的過程基本上跟故事主軸息息相關,但你未必要藉著這樣的安排才能一步一步揭開真相,會讓我懷疑作者是不是想不到其他推動劇情的方法,簡單來說,失憶作為推動劇情的必要性在哪?不過隨著劇情推進,我才明白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算是在老梗中玩出一些新意。 說到老梗,病毒相關的題材也不少,電影從相對寫實的“ 全境擴散 ”,到明顯虛構的“ 末日之戰 ”,小說暫時想到 卡繆 的“ 瘟疫 ”,這些作品大多側重公衛防疫或疫情擴散後的人性衝突居多,跟犯罪陰謀結合的作品,一時竟然只想到“ 惡靈古堡 ”〈除了遊戲、電影,也有小說,但無中文版〉,但這部則是偏重冒險跟找尋陰謀真相的部分,病毒反而只是個 麥高芬 罷了。 如同本作以找尋真相為核心,卻同時重視公衛方面的描寫的作品,老實說我真的想不到,也許是我看得不夠多吧!總之,沒接觸過或喜歡這類題材的朋友可以嘗試看看這

【試讀】九龍城寨 ~ 融合港漫優點的黑幫武俠小說

九龍城寨 ,昔日香港的三不管地帶,由於一些歷史的偶然與必然,形成香港政府不敢管、英國政府不想管、中國政府不能管的局面,逐漸形成貧民窟與犯罪的溫床;最後英國跟中國政府都無法繼續忍受其存在,終於在1987年決定拆除。 在無政府、無法可管的時期下,建築物層層疊疊向上發展,容納了難以置信的人口數,曾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更形成獨具一格的建築風格:巨大、黑暗、多元交雜,卻又帶著一絲不現實、甚至可說是魔幻的未來感,正是所謂 cyberpunk 的最佳體現,而這樣的風格也影響了許多科幻作品,例如: 銀翼殺手 、 攻殼機動隊 中的未來都市,很明顯跟 九龍城寨 有相通之處。 不過,今天要談的這本小說“九龍城寨”不是科幻作品,而是黑幫與武俠結合之作。劇情前、中段還蠻像傳統武俠,主角被反派虐殺親朋好友後,躲入九龍城寨並企圖復仇的故事,不過後期的劇情展開卻是有點出乎意料,有點難以評價好壞,只能說很看個人口味。 作者余兒,原是漫畫編劇出身,從標題、人物稱號、劇情結構、甚至是戀愛情節,無不充斥著滿滿的港漫風格,如果讀者喜歡港漫的話,應該會對本作許多情節會心一笑。順帶一提,其實這部作品也的確曾由 司徒劍橋 改編漫畫,不過台詞基本上是廣東話,我只能看懂大致劇情而已。 整體來說,作者身為漫畫編劇,將漫畫跟小說兩種文本融合得不錯,對於有閱讀港漫習慣的我來說,畫面感非常強烈,劇情簡單明快,大開大闔,該熱血有熱血,該柔情有柔情,小說結合港漫的優點,卻又不致突兀,作者文字功力可見一斑。 但港漫的最大問題也一併承襲,首先劇情轉折有點超展開,雖然出乎觀眾意料之外,卻不是情理之中的劇情發展,當然熱血漫畫有時追求的只是「爽」而已,有些 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剛好我屬於不喜歡的那派〈這也是我後來少看港漫的原因〉;第二個問題是主角威能,不過這本書的主角剛好在我可以忍受的臨界範圍內,至少不是 龍傲天 等級的外掛;另外,港漫常有爛尾問題,不過這目前沒發生,但聽說這是三部曲,衷心希望之後的故事也不會發生。 我還算喜歡這部作品,作者結合港漫之長於小說中,講一個黑幫中的俠義故事,最重要的是讓我回想起過去常看港漫的時光,如果你也喜歡港漫,或只是想嘗試一下不同以往的武俠故事,可以來試試這部“九龍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