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紀錄片」標籤的文章

【微雷】【電影】他還年輕

這部紀錄片並非藉由各種訪談,來描繪詩人 吳晟 老師從小到大的故事,而是採用貼身跟拍的模式,並著重在2018-2020這段期間進行敘事。 對時事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想必可以很快聯想到北農風波,的確片中也有吳晟老師自述這件事對他造成的影響,但更多的是老師對農業、文學的熱情,還有他對土地、自然、環境的愛與擔憂。 整部紀錄片雖然長達141分鐘,每章節都是一段小故事,獨立卻又環環相扣,不僅展現老師文學中對周遭人事物的觀察,更可從生活中觀察其思想的投射。 印象最深刻的是《筆記濁水溪》相關的段落,明確點出台灣這幾年環境的劇烈改變,著實令人擔憂。尤其是空拍河床的鏡頭,可謂怵目驚心,不得不讓人思考台灣目前所謂的經濟成長到底是用什麼代價換來?真的值得嗎?

【無雷】【電影】狂飆一夢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有兩位, 曾心儀 和康惟壤,他們曾是走上街頭的衝組,或與 國家機器 衝突,或為弱勢發聲。然而這部電影的重點,並不是他們過去奮鬥的辛酸血淚或成果,相反地,反而是強調他們平凡,甚至有點落魄的現況。 看完這部片,不禁令人想起另外兩部性質類似的紀錄片:《 地厚天高 》和《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這幾部片主角的共通點是,都曾走上街頭,並且除了體制外的奮鬥,他們也都曾想藉由體制內的手段,進行改革,不過截至目前為止,他們沒有人取得足以實現理想的政治權力。然而, 梁天琦 、 陳為廷 、 蔡博藝 都還很年輕,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 曾心儀 和康惟壤卻是垂垂老矣,怕是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因為熱衷街頭運動過了頭,甚至影響兩人的家庭生活,也許他們並不後悔,但看著影片中的兩位,總有些惆悵和感慨。我想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像他們一樣,甚至更默默無名的前輩們,因為有這群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台灣,而現在的我們除了享受這些成果,又該把台灣帶往哪個方向呢?

夢迴眷村

12/15參加交大諮商中心志工團主辦的「 土地情感關懷影展 」,第一部播放的影片是“夢迴眷村”,放映當天還邀請導演陸孝文老師進行映後座談。

【隨筆】洪水來臨前

圖片
「 洪水來臨前 」是一部關於“ 全球暖化 ”的紀錄片。 今年的奧斯卡影帝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為本片製作人之一, 同時也是本片主角; 導演 Fisher Stevens 曾擔任「 血色海灣 」監製, 該片是一部關於捕獵海豚的紀錄片, 並且在2010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紀錄片, 雖然有點殘忍但還蠻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