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日常景框:是枝裕和影展(2) ~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終於動筆寫下“日常景框:是枝裕和影展”的第二篇心得文,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了(默),之所以拖了這麼長一段時間,主因是這部電影太令人難過,不想太快回顧觀影當下的心情。不過後來搜尋相關資料,發現這部電影是改編自1988年的“日本巢鴨兒童遺棄事件”,而現實事件竟然遠比電影中的表現殘酷許多,再次令人感慨。

以下有劇情雷,未觀影者慎入!
























之前也提過在影展前,我在三月時曾於公視首次觀賞《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當下的心情主要是憤怒跟悲傷,前半段對幼稚的母親感到憤怒,後半段則是悲傷故事的發展;而第二次觀影的心情則是大不相同,主要不捨故事中的孩子的處境,以及對其即將面臨的未來感到惴惴不安。

整部片最喜歡的劇情是,小雪摔落椅子後,明掙扎著要不要偷東西,最後放棄轉而去找紗希借錢的橋段。也許是對紗希的情竇初開,也許是從紗希身上看到媽媽的影子,也許只是明的自尊,原本明很抗拒接受紗希賺來的錢;但為了實現跟小雪去看飛機的約定,明選擇妥協,而紗希也沒第二句話,義無反顧的幫忙,雖然他們沒有血緣上的關係,但此刻卻比家人還親近,撫慰彼此受傷的靈魂。

話說觀影時,一直覺得明很眼熟,看到片尾名單,才發現原來是真選組副長阿!

不同於最早的劇情長片《幻之光》,是枝裕和導演在這部電影使用的長鏡頭沒這麼多,取而代之的是,加入許多近距離特寫,尤其是手部特寫,其中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導演特寫長女京子的手,母親替他塗上的指甲油已漸漸褪色,同時暗示時間的推移和母親對孩子們的心態。但我認為這部電影算是導演攝影手法的過渡期,在《橫山家之味》之後,“手部動作”的特寫變成導演的個人特色之一。

在我看過是枝裕和導演的作品中,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是最絕望的一部,雖然也有人認為電影最後的四人同行畫面,還是帶來某種程度的希望,但這樣的生活還能持續多久呢?就算孩子們長大成人,可以開始靠工作勉強餬口,但似乎也僅此而已。當然電影中也提到,並非國家體制不介入,而是孩子們不想被拆散,所以才選擇如此,在同理他們的選擇後,老實說,我只感覺到無力。

這部電影的時空背景跟我們有段距離,然而時至今日,各種社會弱勢仍然存在,很多社會案件需要國家的介入,但資源終究有限,總是有人來不及得到協助,也許我們永遠做得不夠,衷心希望這樣的犧牲者能越來越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試讀】霧越邸殺人事件 ~ 堪稱公平的本格推理之作

【試讀】謎題師 ~ 融合宗教與科幻的懸疑小說

【試讀】慢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