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殺機 ~ 正念滿滿、諷刺十足的犯罪喜劇


《正念殺機》應該是今年筆者看過最有趣的一本小說,書名本身就透露出一種矛盾感。「正念」這種看似正向的心理學玩意,怎麼想都覺得很難跟「殺機」聯想一起。然而,卡斯登.杜瑟卻巧妙地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寫出一部看似荒誕,卻又充滿哲理的犯罪故事。這部2019年出版的小說,除了暢銷外,也很快被NETFLIX改編為影集,於今年推出,不難看出,這部故事自有其獨特魅力。推薦給所有不排斥長篇故事的讀者朋友,尤其是喜歡犯罪懸疑、黑色幽默情節的讀者,特別不能錯過。

一開始用正向來描述「正念」,其實並不完全精確。實際上,「正念」是一種自我覺察的思維模式,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正面或負面的心理狀態,並進一步超脫自我,客觀思考為何會會有這樣的心理狀態,並反問自己這是否是當下所需要面對的。所以,「正念」的核心精神其實是「活在當下」。這樣的思維其實可以套用到很多情境,從這幾年出版的各類正念書籍中可見一斑,例如:《正念溝通》、《 正念跑步》、《正念飲食》等等,各種日常活動中都可以搭配「正念」來確認自己當下的狀態。不過,我想一般人應該不太會有機會將「正念」運用於犯罪,而這也是這個故事的獨到之處。

一名身處婚姻與家庭危機的律師畢永,為了女兒開始參加正念課程,日常一切看似慢慢地回到軌道,但主要負責的客戶卻捅了大簍子。這名客戶是黑幫首領大岡,他因衝動而殺了死對頭的一名重要部下,恰好被一群路過的學生看見並上傳到網路上,如何運用「正念」來收拾這個爛攤子,是畢永的主要目標,也是本書的一大重點。人物設定立體且有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主角畢永,明顯是一個自我中心、不擇手段的人,老實說,他的言行其實有點不政治正確,不過他身為犯罪集團的律師,他的不政治正確似乎更符合角色的設定,這也是畢永為何會將「正念」運用於犯罪的原因。說到底,「正念」只是一種工具,工具本身是中性的,結果的好壞往往還是由使用工具的人決定。「正念」確實是一種有效的工具,當這項工具被用於壞事時,故事的發展令人特別好奇。

比較可惜的是,這本書的翻譯在某些地方不太通順,讀了很久仍然不太明白,或許是諺語,或許有言外之意,但譯者卻沒有將這部分表現出來,萬幸的是這並未影響對整體劇情的理解。另外,這本書的巧合情節有點多,不過作為系列的第一集(目前原著已出到第五集),已經搭建起整個世界觀的雛型,並帶出主角的困境和與之對應的手段,相信作者在接下來的故事裡,會替畢永帶來更大的難題。

整體來說,故事節奏緊湊,主角的設定很有趣,算是相對少見的邪道主角,劇情也充滿著黑色幽默,不時令人莞爾,看似荒謬的故事,卻讓人用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正念」。雖然翻譯有些問題,但整體上瑕不掩瑜,非常推薦這部犯罪喜劇,同時也希望出版社盡快引入續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詭畫 ~ 更加成熟的「雨穴流」圖像推理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