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新竹藝文


自從離開台中,到新竹求學、工作已超過十年,對於新竹常被戲稱為「美食沙漠」、「文化沙漠」早已習慣,起初我也覺得新竹有些無聊,然而隨著生活時間增加,對新竹的了解也逐漸加深,慢慢覺得新竹文化並不如想像中貧瘠,只是需要花時間去挖掘,畢竟這是具有三百年以上歷史的老城市。

記得研究所期間,參加過一場以北門街為主題的導覽,透過導覽人解說才知道北門街過去是新竹市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我第一次走進北門街的長和宮、中央路的文林堂,另外也發現北門街上原來有好幾棟老屋,目前保存最完善的一棟,應該是快整修完畢的周益記,同時也是市定古蹟。過去我也常路過此處,或是逛街,或是覓食,卻從來未曾注意到這些事物,更遑論其文化歷史背景。也因此,我開始反思也許不是新竹很無聊,而是我沒有花時間去了解它。

假如對歷史文化不感興趣,在新竹可以參加的藝術展覽、活動仍是不少,除了新竹縣市文化局舉辦的活動外,我所就讀的陽明交大藝文中心每學期也都會安排不少展覽、表演,學校活動大多也會開放給學生以外族群參加,當然隔壁清大也是類似情況,提供大家更多藝文活動選擇。

在學期間,因為參與校內一些小型放映活動的關係,我開始喜歡看電影,最常去的當然是連鎖電影院,除了有迎合大眾口味的爆米花商業片,偶爾也會放映較冷門的紀錄片或藝術電影,但選擇相對少很多,非常羨慕台北、桃園觀眾有更多面向的電影可欣賞;因此,當以藝術電影為主的或者光盒子去年開始營業時,覺得十分開心,可惜觀眾數始終不多,該影院最終於今年八月底歇業,讓竹苗一帶的影迷少了一個重要觀影場所。

不過除了電影院,新竹還是有不少非商業片的放映活動可參加,比如:台灣國際紀綠片影展台灣人權國際影展歐洲影展……等等,往年都有在新竹縣市舉辦放映活動,地點通常是咖啡廳或獨立書店,比如:水木書苑、或者書店、江山藝改所……等店家都曾共襄盛舉,甚至我也曾去新竹高中觀影過〈竹東高中也有,只是礙於距離、播放時間,無法到場參與〉。另外,清大夜貓子電影院每年也都會有不同主題的活動,記得去年選片是以香港作家游靜為主題,除了電影,也介紹不少游靜的詩與文集。陽明交大去年則以國家文藝獎得主為主題舉辦特展,涵蓋了美術、舞蹈等各式藝文形式,其中黃明川導演的《神話三部曲》令我印象最深。光是電影,就填充了個人大部分的閒暇時間,就算對電影欣賞無感,我相信只要認真關注,新竹仍是有相當多的藝文活動可供選擇。

說實話,新竹的藝文活動目前仍難以與台北、高雄,甚至台中......等直轄市比肩,除了參加人數,藝文活動經費本就無法相比,慶幸的是,在這裡有不少非政府單位會舉辦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然而,就個人觀察而言,這些活動似乎也有逐年減少的趨勢,可能是主辦單位活動宣傳不足,也可能是有些活動要收費,參與人數不如想像的多。這似乎是個文化的隱憂,因此個人淺見是對於這些願意舉辦的活動單位,多多參與他們的活動來表達支持,若是參加店家舉辦的活動,也能透過買本書、喝杯咖啡來支持一下。透過個人的行動支持創造正向循環,讓新竹的藝文活動能更蓬勃發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試讀】霧越邸殺人事件 ~ 堪稱公平的本格推理之作

【試讀】謎題師 ~ 融合宗教與科幻的懸疑小說

【試讀】慢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