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

【試讀】法官和他的劊子手

圖片
相當精彩的故事,嚴謹的細節、伏筆看似 本格派推理小說 ,主角卻又帶點 冷硬派 偵探的氣質,劇情與人物設定都相當優秀。雖然沒有華麗的機關,也沒有難以想像的凶器,甚至沒有能稱得上複雜的詭計,更沒有炫技般的推理解說,只有看似樸實卻精練的文字,閱讀的過程中隱約地感覺到兇手的真實身分,但在揭開真相的那刻,還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原來真相如此複雜,卻又如此簡單,正如同人心一般;細細反芻前面的劇情後,又覺得一切在情理之中,包含前面的伏筆,各種人物心境的鋪陳,還有主角選擇的手段,只能說結局似乎是故事的唯一解。 相當喜歡故事中嫌疑犯之一的賈斯曼,主角貝拉赫跟他讓我想到 福爾摩斯 與 莫里亞蒂 這對經典的正邪組合,特別喜歡他們在故事中的第一次會談、互相嗆聲的橋段,可惜本書作者跟 柯南道爾 一樣,都沒特別描寫雙方過去的故事,令人遺憾。 說到 福爾摩斯 ,老實說,小說的最後,也讓我想到《 新世紀福爾摩斯 》第三季的結局,當初第一次看完,只覺得爛尾,破壞主角的格調,但後來卻漸漸釋懷,現在看完這本書,則是覺得唏噓,對於貝拉赫的手段、體制的極限,畢竟人力終有窮,總是有不得不犧牲某些事物,或無法挽回的時候,尤其在現代法治社會的框架下,有些罪惡是無法藉由公權力來懲罰。雖然我並不贊同以暴制暴,但當有一天,它成為我唯一的選擇時,我也無法保證我會不會做出類似的事。另外,貝拉赫雖然在病死之前,完成自己的畢生想望,但四十年前的爭論,究竟是誰贏了?誰輸了?可說是本書最大的諷刺。 整本書其實字數不多,但幾個主要角色的個性與行事風格卻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非常佩服作者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 的寫作功力,雖然他已經去世三十餘年,作品似乎也不多,但還是期待出版社能夠引進這位作者的作品,讓我們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

【試讀】長橋 ~ 橫跨歷史與家族的回憶錄

圖片
作者出生在西貢,但很小的時候便隨著父母移民到美國,這本圖文小說可說是作者自傳,揭露自己與家人的過往,故事最遠可追溯至二戰、越戰時期,可以看到這段歷史對其家族的影響,而這些影響產生的矛盾與糾葛,又是如何形塑出作者本人,讀完以後,我覺得這同時也是一封作者寫給父母還有自身的和解書。 故事的資訊量其實多且繁雜,作者選擇使用少量文字和大量圖像來傳達這些資訊,整體來說有助於讀者快速了解故事全貌、人物心境,甚至是一些歷史地理的文化背景。若使用文字,當然也能達成同樣的效果,但勢必得用上大量文字,先不論份量上是否使人敬而遠之,讀者能否能吸收作者想傳達的一切、甚至是七到八成的訊息,可能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整體來說,這本圖文小說其實跟漫畫差不多,但大量的獨白與心境描寫,卻又讓人感覺在讀抒情文體。說實話,我也很少看到如此呈現的作品,雖然是有點赤裸、沉重的劇情,卻讓人很容易沉浸其中。人物線條、畫面分鏡比較接近美漫風格,但背景又有一種水墨渲染的風格,相當獨特,雖然不像日本漫畫的細緻華美,但跟文字互相輝映,不會特別側重於哪邊,作者平衡兩者的功力相當巧妙。 最後,不得不說這本小說中文名翻得很好,故事正如其名,是一座長橋,橫跨美國與越南兩地,橫跨時間長河,更橫跨親子、家族的關係,我不知道作者在寫完這本書後,對父母的親近感改變了多少,但至少藉由這座長橋,可以更貼近彼此一些。

血色芙蓉 ~ 懷舊感十足的懸疑小說

很久沒看台灣的懸疑作品,本書改編自女星 湛蓉 的命案,並 影射 融合許多台灣熟悉的人事物,讀來格外有親切感。

【試讀】在所有母親之間 ~ 關於親子關係的驚悚寓言

圖片
古語有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說實話,我並不是很認同,翻開社會新聞,棄嬰、虐童的新聞從來沒少出現過,如果有人在成長過程中有受到父母不恰當的對待,影響可能非常深遠,甚至有可能延續到下一代,因為在他的理解中,那些對待正是教導小孩的有效方法。同時我也認為,所有的父母不是生來就是他人的父母親,照顧小孩這類的能力是需要經過後天學習,甚至需要摔跤跌倒後,才慢慢成為及格的雙親。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講的正是一個橫跨三代母親的故事,故事大致分為兩條主線交互穿插,一條是剛生下女兒薇歐列忒的主角,布萊絲,另一條則是其外婆艾塔與母親瑟西莉亞的過往。 布萊絲在生下女兒後的劇情,跟女兒的相處總是充滿衝突,但女兒在老公面前卻又像個正常乖巧的孩子〈話說這段開場劇情不得不讓我想到一部電影《 凱文怎麼了 》,原著同樣也是小說,其中的關於母子相互的影響也是相當精采〉,類似的母女關係同樣也發生在母親與自己,還有外婆與母親身上。 除了可能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外,這邊也點出另外一個問題,在親自照顧孩子的前提下,家長可能會需要犧牲許多時間,以及自我發展的可能性,在台灣,這樣的腳色通常也是母親,正如同故事的主角一樣,當然隨著社會制度的進步,父親也可以擔任這樣的腳色,但不管是哪方,其家庭與社會制度是否能給予足夠的支持,個人覺得也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此外,書名的原文是《Push》令人玩味,除了故事劇情中講到的部分,也可能暗指關係中的“推”與“拉”,不過也讓我想到《 黑暗騎士 》中小丑曾說過: 「 As you know, madness is like gravity...all it takes is a little push. 」 也許人就是這麼脆弱,只要在適當的時機,一個看似微小的契機,便能造成可怕的結果。 老實說,這本書我覺得有點難讀,不是指文字、翻譯造成閱讀上的困難,而是心理上的困難,除了故事情節驚悚,氣氛也非常抑鬱,一切多虧作者情節編排的功力,相當精采,但讀完只覺得壓力很大,當然沉重之餘也帶來許多思考,根本是警世寓言!

【試讀】狼與守夜人  ~ 時代感寫實的冷硬派小說

圖片
讀完整本小說,人物設定跟主線劇情給人冷硬派偵探小說之感,故事背景和一些支線上的描寫則給人時代小說的氛圍,故事發生在1793年的 斯德哥爾摩 ,當時, 第一次工業革命 才興起沒多久,故事中的場景可不像如今北歐給人的印象,甚至可說是難以想像,想必作者在材料蒐集和寫作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才能繪聲繪影地寫出北歐過去不堪的一面。話說回來,這段歷史是我不熟悉的,一開始讓人聯想到 法國大革命 前的法國社會,但查了下資料,其實法國大革命開始於本書故事發生的的幾年前而已。 本書的編排頗為巧妙,總共分為四章:故事從守夜人卡戴爾發現無名屍體開始,律師溫格受警察總監所託協助辦案,兩人尋找真相,並帶出兩人所背負的過去;第二章則是以醫生學徒布利克斯的角度來敘事,看似與前面的案件無關,但看到後半段就會了解到作者的巧思,還有人性的黑暗與懦弱;第三章又再次切換視角,主角是被誣陷的女孩,安娜,這段讓我想到中古世紀 獵巫 的過去。 前三章除了描繪當時的眾生相,看似關聯性不大,但其實環環相扣,而一切的真相將會在第四章揭開,不過看完的當下,沒有真相大白的爽快感,取而代之的是無能為力的憤怒與對結局的一絲惆悵。 整體來說,這本故事十分精彩,也非常硬派寫實,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沉重,寫下我不太熟悉的北歐近代史,雖然黑暗不堪,但想到或多或少仍有像主角一般的人,還是給我一絲幽微的希望。

【試讀】雖然店長少根筋 ~ 稍有驚喜、吐槽滿點的職場故事

圖片
閱讀這本書,大概是我開始工作後,這兩年多來,最抒壓的一次閱讀體驗吧!雖然故事中的主角京子是書店店員,工作內容跟現在從事科技業的我八竿子打不著,不過面對客戶、同事、上司的心情相去不遠,書中的某些狀況更可說是歷歷在目,京子許多犀利的吐槽與內心戲,現實中也三不五時在我腦海中上演,隨著京子一吐怨氣之餘,也不禁讓人反思起自身的工作是否真的適合自已,以及工作對我的意義。 回想起來,開一間書店“曾經”是我夢想的工作之一,之所以說是“曾經”,主要是現在已經覺得希望渺茫,稍微評估過後,光是房價或房租就是一個很高的門檻,更別提台灣人的閱讀習慣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主題書店“ 偵探書屋 ”可說是很接近我理想的書店,前幾年每當我去台北都會特別繞去逛逛,可惜經營狀況不佳,後來實體店面就收了,這件事也是我開始評估開一間書店需要多少成本的契機。 雖然這部小說是一部職場小說,也讓我反思起自己與目前工作的關係,但整體來說,閱讀過程相當輕鬆愉快,幾位重要角色的設定就很生動有趣,而且很平凡,可能我們周遭就有這樣特質的人。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店長,讀完以後,我還是不敢肯定店長是裝瘋賣傻的大智若愚,還是誤打誤撞的大愚若智,而且店長的另一個身分是最讓我驚訝的謎底。 沒錯,這本書同時還是一本日常推理小說,雖然大多是一些旁枝末節的小事,但就如同 東野圭吾 所說: 「 只要是在作品之中有某種『謎團』, 並存在著積極利用那個『謎團』去吸引讀者的結構, 那樣子的小說應該就是『推理小說』。 」 而且這些小謎團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下,結局雖然不到非常意外,但仍有些驚喜,也讓我想馬上再翻閱一次,確認前面的伏筆,不過總覺得有些人物故事沒有交代完全,不知道作者會不會寫續集呢(敲碗)。 總之,這本書不管是對職場的幽默諷刺,還是從平淡生活尋求一絲意外性的日常推理,都描寫得相當不錯,作為娛樂之作,算是相當成功,若讀者能從中看見自己,進而思考,那就更棒了。

【試讀】星期天被遺忘的人

圖片
很少看法國作家的小說,但看完不禁想起前陣子看的法國電影《我出去醫下》、《 蠢蛋告別式 》,總覺得風格上有些相似,浪漫、幽默、溫馨卻又帶出一絲警世意味,而且故事情節有時會遊走在法律邊緣,小說中的莫名的電話通知,雖然只算是惡作劇等級,不到犯罪的程度,但仍給我一種帶有小小邪惡的黑色幽默感,也許這就是法國人血液中特有浪漫的黑色幽默吧。 故事的主角有兩位,一位是養老院照服員曲絲汀,另外一位則是養老院中的老人海倫,劇情主線大致上有三條,分別是海倫、曲絲汀的過去,以及現在,且每條主線有各自的核心主軸,看似無關卻又互相影響。 閱讀的過程中,不斷讓我 回想起過世的奶奶,在一次意外後,行動不便、逐漸失智,起初還由家人在家中自行照顧,但隨著時間,狀況越來越惡化,後來送到療養院,剛開始還會趁周末探視,但頻率隨著時間逐漸減少,念高中後,一個月可能去不到一次,奶奶過世後,總覺得有些遺憾。但老實說,也很久沒有特別回想這些往事,很慶幸這本書讓我開始回想,而且還記得一些細節。 老實說,剛開始閱讀本書,覺得故事有點凌亂,但隨著劇情的揭露,才發覺這故事不單單是一名老人的回憶錄,老人照護的議題、戰爭下的殘酷、愛恨交織的情感衝突…,都隱藏其中。作者不帶批判,以看似平淡卻又包容的文字,書寫下這一幕幕悲傷又溫暖的故事,身為讀者的我們,若能從中看到自身過去的影子,或許能得到一些療癒。

【試讀】回憶與誤解 ~ 喜劇天王最瘋狂卻又最真實的虛構自傳

圖片
這是一本相當“ 金·凱瑞 ”的小說,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看待各種影視作品中的他,但我自己的感覺是歡樂、有趣、諷刺、掙扎、甚至痛苦…等等,各式各樣的情感元素參雜在一起,而這本書也給我同樣感受,故事一如過往作品的瘋狂,但其中的情感卻又真實得讓人難以想像。 作為一個喜劇演員,鏡頭中的 金·凱瑞 為我們帶來許多歡笑,然而離開鏡頭後,他未必笑得出來,因為嶄露笑容對喜劇演員來說,已經變成一份工作,許多偉大的喜劇演員,例如: 卓別林 、 羅賓·威廉斯 ,都曾罹患憂鬱症, 金·凱瑞 也是其中之一,甚至還曾消失於螢光幕前一段時間,直到去年年初的《 音速小子 》,才再次看到他重回大銀幕上。 而這本小說也是這個時期之後的作品,讀完後,我認為的確是有相當程度的娛樂性,但有些內容看似瘋狂怪誕,但同時發人省思。這也是我一開始說這故事相當“ 金·凱瑞 ”的原因,看似衝突,卻又融合地恰到好處,不按牌理出牌,卻能讓觀眾買單,我想這就是 金·凱瑞 的性格與魅力吧! 小說前半段真假參半,對照他過往的訪談,可以知道有些部分是真的,比如說他開始搞笑是為了讓母親開心,但有些部分看起來有點詭異,似真似假,總之相當有趣。尤其是關於好萊塢的部分,明明知道不是真的,卻又有股讓人熟悉的 既視感 ,博君一笑也好,諷刺好萊塢的亂象也罷,這些精彩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又一部的劇情片了。 如果說故事的前半段是劇情片,那後半段很明顯就是科幻片。後半段很明顯是虛構,換言之,你可以單純將其視為 金·凱瑞 的創作,但如果有看他的紀錄片《 I Needed Color 》,他在影片中曾說過一句話: 「 Something inside you are always telling a story. I believe that every single thing that you see and hear is talking to you. 」 也許這個故事正是他的所見所聞,作為讀者的我們只是分享了專屬於他的現實也說不定呢!

【試讀】克拉拉與太陽 ~ 獨特的近未來科幻寓言

圖片
這部小說,帶給我一種相當獨特的閱讀體驗。以克拉拉的觀點出發,也就是從AI的角度來說故事,一開始有些不習慣,隨著故事演進,從字裡行間明顯感受到克拉拉的轉變, 不太確定過去是否有類似的敘事手法。 以機器人或AI的科幻經典來說, 艾西莫夫 的《 機器人系列 》中的機器人雖然也有自己的情感,不過明顯完成度更高,除了受到 三大法則 的限制外,我認為基本上可將其視為人類也無妨的程度,而且就目前讀完的前兩集來說,仍是以人類為主要視角,所以跟本書還是有一些根本上的差距。 本書在情感的描寫上,亦是相當出色,雖然我無從得知AI的想法,但書中的文字彷彿有種魔力,讓我相信如果AI真的有感情,或許就如同故事中描寫的那樣,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寫作功力。 當初看到介紹,最先讓我想到的是《 銀翼殺手2049 》中的嬌伊,看似完美的伴侶,卻只是細膩地觀察主人的需求,做出迎合其意的反應,但在看完小說後,覺得克拉拉更像是電影中的複製人,但又沒如同人類社會化後的複雜多變,只有看似孩童般單純的心智,也正是如此,我們才更能同理克拉拉的處境,為她開心,同時也為她擔憂,至於為何擔憂,我想讀者只翻閱到第二部,便能看出一些端倪,在此就不暴雷了。 閱讀的過程中,克拉拉的情感總讓我想起《 陽光普照 》,想起主角哥哥阿豪的獨白: 「 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 克拉拉似乎沒有負面情緒,單純地替他人著想,這是我少數覺得她不像人類的地方,同時也為她感到心疼,在過往的創作中,很常提到AI對人類的反撲,但這部的觀點卻正好相反,以AI為主角,讓我們能體會他們所受到的遭遇,從這點來看,與其說是AI相關的科幻故事,本質上其實更接近《 玩具總動員 》。 除了故事本身的新鮮、精彩外,作者帶給我們一些近未來的想像,也拋出一些科技、倫理上的議題,沒有答案,不帶批判,只留給讀者自行思考。雖然理性已經告知我某些問題的答案,但若是站在裘西家人的立場,我或許會做出違反理性的決定,我想這樣的矛盾就是屬於人類獨有的情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