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佳苗 ─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若談起作家湊佳苗老師,許多人最先想到的作品恐怕是“告白”!的確,就算不以出道作的標準來考量,“告白”也是相當值得推薦,當初讀完也的確讓我非常期待老師的後續作品,但在看完“少女”、“贖罪”後,總覺得寫作風格過於類似,且劇情張力及對人性黑暗面的描寫也不若“告白”突出,後來便對其作品興趣缺缺;直到去年有朋友推薦老師新作〈也就是本文將要介紹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改編的同名電影,剛好學校也有購入此書,才又找機會再次接觸。

小說跟電影DVD我都有看,雖然名為殺人事件,但並非以解謎為主的本格派,而是偏向藉由案件來反映現實社會現象的社會派作品,跟過去的風格有某種程度的接近,但對現代社會的批判與控訴則遠勝之前的作品。整體來說,算是相當值得推薦吧!

以下有劇情雷,未讀者慎入!












故事開始於日出化妝品的一名美女職員三木典子被殺害,與被害者同期的城野美姬則被某些人懷疑,進而傳出流言,然而這樣的小道消息卻因雜誌記者赤星雄治〈本書主要視角〉的介入,而使整起事件在網路討論、媒體報導中持續發酵。
小說大致上分為幾個部份:赤星採訪城野同事、過去同學、老家當地居民,最後則是從當事人城野的角度來重新說明一切。

這樣的文章安排正是作者慣用的多重角度敘事結構,但結合網路平台、報紙…等媒體做為表現形式,算是頗具新意,而且也讓切換角度的敘事方法更為自然;在經過各種角度的敘述後,到了故事結尾,我對真相不禁感到一絲懷疑,真相真的就如同書中所述地那樣單純嗎?也許正如同電影中城野的兒時玩伴,谷村夕子,所說:
人的記憶會被捏造,人只會說無害於自己的記憶。
在我看來所謂當事人的自白〈也就是小說中犯人的部落格〉也未必完全真實可信,不過既然作者沒多花篇幅詳述犯案動機、犯罪細節,讀者也只能自行想像。

故事最後揭露的兇手身份雖然令人意外,可惜過於輕描淡寫,是書中一大敗筆;不過案件本身並不複雜,也非描寫的重點,重點還是在於發生事件後各個角色和社會的反應,故此缺點尚稱不上致命。

另外,既然故事叫做“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劇情中也出現兩位白雪公主,如此說來讓公主陷入昏迷的毒蘋果又是什麼呢?我個人猜測應該就是「霸凌」 ─ 城野受到媒體霸凌而心死,而典子也因對他人的職場霸凌埋下死亡的遠因。

小說介紹完,接著談談改編電影,電影劇本大致跟著小說內容走,不過電影長度通常有其限制,所以仍有些許變動,基本上兩者各有優缺點;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改編的電影反而稍稍勝過原著小說,算是蠻少見的情況。以下簡單的比較兩者:

1. 首先,原著中的雜誌改用八卦節目呈現,而演員生瀨勝久把主持人唯恐天下不亂的感覺表現地淋漓盡致,如此精湛的演技著實替電影加分不少。
2. 關於揭露兇手的橋段也是電影處理得比較出色,電影在揭開兇手真面目時,用一些片段快速解釋動機跟公司過去發生的一些小事件;原著則是在小說最後附上兇手的部落格來補完細節,但因為這樣的安排,情緒上有點無法連貫,所帶出的衝擊力遠遠不如電影。
3. 當然許多細節要看小說才知道,但也有不知道也無妨的情節,所以電影做了適度地刪減〈例如城野父親過去的婚外情〉。順帶一提,小說跟電影都保留夕子是女同性戀的暗示,我是第二次看小說才發現此點。
4. 另外比起原著中城野透露出的心死,電影多加一段讓城野得到救贖的劇情,但其實我比較喜歡小說中帶點絕望感的結局〈笑〉。
5. 最後,電影還原創一段關於赤星的結局,我個人覺得很棒,相當諷刺!

如前所述,本書為反映現實社會現象的作品,所以接下來就舉出我在故事中看到的社會現象,並提出一些簡單的個人想法。

1. 傳播媒體
算是故事的一大重點,部分媒體為了收視率以誘答、剪接…等手段,製造出吸引大眾的訊息,這點在台灣也是屢見不鮮,恰巧這幾天台灣也出現類似的假新聞〈不過其背後動機又更值得討論〉。對於事件,媒體總是一頭熱,當下用聳動的標題吸引目光,有誰在乎事實的真相?又有誰去關注事件的後續發展?相同的問題,也可以拿來詢問視聽大眾。 
最後,我覺得其實我們自己也需要為此現象負上部分的責任,也該去思考這真的是我們想看到的傳播媒體嗎?如果不是,是否該抵制或投訴,甚至監督政府單位〈不過官商勾結或政府失能又是另外一個問題〉去取締呢? 
2. 霸凌 
故事中存在著各種霸凌,除了最明顯的媒體與網路霸凌〈按小說中所描述,當事人其實與網路霸凌沒有交集〉外,典子對於城野以及後輩的職場霸凌也是個描寫重點,更是典子的死因之一;另外,城野回憶中有段關於取綽號的劇情橋段,也是很常見的霸凌之一。 
霸凌可說是無所不在,老實說我覺得防不勝防,我們只能不時地提醒自己,不要不小心霸凌他人,結果可能傷人又自傷。 
3. 網路霸凌 
既然提到網路霸凌,不得不提到今年四月自殺的楊又穎,當初媒體與輿論排山倒海似地批評網路霸凌還有鄉民,致使「靠北部落客」在壓力下被迫關閉,最後遺書證明自殺原因是來自身邊好友的網路黑函。 
光是這件事,就有好幾個值得討論的地方:黑函、未審先判、鄉民被霸凌的原因…等等,不過我最想討論的是有人因此提出的:網路實名制。 
首先,這項制度可說是不切實際,比如說:網路註冊帳號有時需要身分證字號,與此相對便有所謂的「身分證字號產生器」,如果真的要鎖定個人,需要提供的資訊量必然大幅提升,對於個人隱私的危害反而會是更大的問題。 
其次,這項制度曾在韓國實施過,結論是對於網路上的惡意言論成效不彰,反而限制言論自由;因為匿名制的關係,一般大眾反而受到保護,可以不用擔心在網路上因為立場不同而受到來自現實世界的危害。 
最後,網路霸凌的重點在霸凌,而非網路,然而現實中的霸凌又有因為實名制而消失嗎? 
4. 標籤化 
每當重大案件發生後,整個社會往往會開始替兇手貼標籤,彷彿只要找到「那個人跟我不一樣的地方」,生活便可重歸平靜,卻拒絕去思考兇手跟自己也許差不多的可能性。貼標籤可說是解釋犯罪成因最簡單的方法,但絕非解決的方法;因為我們永遠可以找到兇手與我們不同之處,而如果犯罪不是單純的個人問題,那麼類似的案件仍然會持續發生。

整體來說,本作跟我覺得最經典的“告白”相比,敘事手法算是有些新意,人性的黑暗面則是描寫不足,但描繪出的社會現象相當發人深省,光是這點,就值得推薦。

※ 本心得最早於 2015/07/19 發表在 http://1drv.ms/1A1pd1d → 推理作品專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試讀】霧越邸殺人事件 ~ 堪稱公平的本格推理之作

【試讀】謎題師 ~ 融合宗教與科幻的懸疑小說

【試讀】慢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