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4的文章

善惡魔法學院:殞落之戰 ~ 明快依舊、卻更精煉的續集

作為《善惡魔法學院:雙城崛起》的續集,劇情主軸仍是延續之前的故事,引領讀者思考關於何謂「善」、何謂「惡」,之間的界線又該如何劃分,或者說是否真的存在這條邊界? 基本上,這部承襲前作敘事明快的優點,但劇情相對更精煉,大致上分為兩條主線,一條是兩位校長試圖挽救學校的故事,另一條則是關於離開學校的學生所進行的冒險,最終兩條主線匯聚,帶領我們走向結局。 看完結局,老實說有點難過,但我認為這樣的安排比我希望的結局更好,除了故事轉折的衝擊性更強之外,也讓我們對於本書的主題「善」與「惡」有更多思考空間。 整體來說,這兩部前傳是相當完整且精彩的故事,也讓人有些思考空間,值得花些時間閱讀。另外,對於作者所建構的世界觀,個人也是覺得很有意思,我想應該會再找機會把本傳補完,希望本傳不會讓我失望。

善惡魔法學院:雙城崛起 ~ 打破框架與二元對立的YA小說

這本小說是《善惡魔法學院》系列的前傳,但劇情架構滿獨立的,至少我從這本開始看起,也不妨礙對劇情的理解。 首先,這是一部關於「故事」的故事,劇中連結到許多西方經典童話故事的角色,比如阿拉丁、虎克船長等等,不禁讓人想到《 世界童話新約月光條例 》,這類 後設作品 藉由重新詮釋這些經典角色,打破我們過往在童話中對他們的印象,讓我們重新思考這些童話是否存在另一種可能性。 同時也打破許多傳統「善」、「惡」二元對立的故事走向,撼動我們對於兩者之間的邊界,甚至也打破部分人士對「愛」的理解,進而走出原本太過侷限的觀念。作為面向青少年的 YA小說 來說,我認為這樣的主軸還不錯,故事有趣之外,同時也提供讀者更多元的思考空間。 整體來說,敘事節奏相當緊湊,讓人忍不住往下讀,伏筆的排佈與最後的反轉也不錯,讓人期待後續發展。

【試讀】創勝心態 ~ 面對真實的自我是一切的關鍵

#創勝心態 嚴格來說,這不是一本教你追求「勝利」的書,而是一本教你「面對真實自我」的書,勝利不是刻意追求的目標,而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首先,作者提到最重要的心態是「相信自己的潛力」,接著在第二章引用他過去出版《致勝心理學》中提到的「人生贏家十大特質」做開場。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時代,所以作者也特別在第三章提到數位形象與真實自我的差距,並提到價值觀的重要性。 關於潛力的部分,第四章提出更詳細的方法教你如何自我探索。第五章則是先闡述選擇與冒險的差異,並鼓勵我們改變可以改變的議題或方向。第六章講述動機的重要性與分類,「渴望」是我們面對目標時,最強的驅動力,可以加以利用。 第七章提供一些案例,說明心理狀態會影響生理狀態,間接說明建立正確心態,才是「致勝」關鍵。第八章提及想像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發展它,並朝結果邁進。第九章說明如何將前面提到的內容培養成習慣,也就是內化為自己的一部份,同時提到如何改變壞習慣。 簡單來說,就是做好準備,特別是心智上的準備和調整。唯有如此,每當機會來臨,我們才能全力迎接挑戰,做出適當的選擇,邁向卓越與成功。

【試讀】《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之《老人有害,年輕太菜》

#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 #綿矢莉莎 這次閱讀的是《老人有害,年輕太菜》,是日本作家 綿矢莉莎 的新書,《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中的一個短篇。 故事很簡潔,沒有太多錯綜複雜的情節,大意是說文字工作者沙特蘭採訪作家綿矢老師,並將訪談過程寫成報導,但兩方對於最終成果沒有共識,進而爭吵並波及身為編輯的主角內田。 我想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有被捲入紛爭的經驗,而且很多時候,當事人在意的點,在旁觀者眼中,可能只感覺小題大作,為此吵架根本荒謬,這短篇正是一部充滿著 既視感 的的黑色喜劇。特別喜歡作者藉由主角表達出對於 情緒勒索 的看法,酸度爆表卻十分中肯,讓人不禁莞爾。 另外,這篇文章的用語感覺很「年輕」,讓我有點意外,因為 綿矢莉莎 是最年輕的 芥川賞 得主(當年的得獎作品《 欠踹的背影 》,今年也重新出版)。我印象中的 芥川賞 比較文藝,相對而言, 直木賞 就比較通俗(例如: 東野圭吾 的《 嫌疑犯X的獻身 》正是 直木賞 第134回得獎作品)。不過如此輕快詼諧的文字,卻正好適合這滿滿嘲諷的黑色幽默短篇!

【試讀】不平等的屍體

這是一本兼具科學分析與人文關懷的社會觀察紀錄,作者從法醫解剖實務出發,輔以統計數據,描述「 非正常死亡 」背後的系統性問題。 最初看到簡介,認為這是一本社會觀察與評論,只不過作者恰好是一名法醫。實際上書中大約六、七成的內容,也如同我最初的想像,然而除此之外,作者也講述許多生理與病理的機制,這部分竟也意外地有趣。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只靠酒精生活的人,大多數血管反而非常乾淨」,這段描述令我非常訝異,但仔細思考書中的說法後,卻覺得很合理。另外,書中也講述 屍斑 的成因,雖然平常會看一些推理小說,也知道可以從 屍斑 推論出一些線索,卻未曾真正了解相關的原理。 然而,現實畢竟不是推理故事,書中死亡案例更多是意外或疾病導致。 作者做為一名法醫,在解剖台上找出「死因」,替亡者說出死亡的真相。然而,「死因」並非「事件真相」,這兩件事從根本來說有些不同。簡單舉例,若有人被刺殺身亡,死亡診斷書上可能會寫下因失血過多造成的休克死亡,但為何會失血過多?是意外還是人為?人為的話,是自殺還是他殺?死因背後所發生的事件,不屬於法醫的調查範圍,而是檢警的工作。 書中提及的各種案例死因不盡相同,有人是凍死,有人則是餓死,也有些人則是死於疾病或意外,然而作者觀察到「 非正常死亡 」中貧窮、孤獨的比例相對較高,其中還包含許多本來應該可以避免的死亡。 死亡是平等的嗎?作者從自身工作經驗中給出否定的答案。 讀完這本書,大致上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說明這個現象。首先,會請法醫勘驗的屍體,基本上都是「 非正常死亡 」,如果在家或在醫院自然老死、病死的人,通常不會經過這道流程;其次是承擔風險的能力,發生疾病或意外,有錢或有人陪伴的時候,比較容易得到及時且適當的幫助,反過來說,貧窮與孤獨的人本來就比較容易受到「 非正常死亡 」的威脅。 雖然作者描述的是日本社會,但我認為台灣也即將發生類似的狀況,整個社會乃至於我們自身是否已經做好準備(或至少開始準備)?畢竟在這個少子化的年代,未來孤身一人或老老照顧的比例只會日漸攀升,這將是許多人必須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