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帝國之秋 ~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小人物奮鬥史



“帝國之秋”是一部架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小說〈這系列有三部曲,二部曲Winter of the World和三部曲Edge of Eternity分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為背景,合稱“世紀三部曲”〉,所謂的歷史小說,是將虛構故事融合真實歷史發展的一種文體,其特色便是故事背景通常反映當時的社會型態。也就是說,要能寫出一部好的歷史小說,必須對當時的時空背景下一番功夫,而當我翻開序幕時,便深深感受到作者的用心。

故事從威爾斯的阿伯羅溫鎮開始,1911年6月22日是比利的13歲生日,同時也是比利脫離學生身分到礦場擔任學徒的第一天。看似簡單的背景設定卻蘊含許多作者的巧思,英國是最早興起工業革命的國家,其煤礦事業也隨之蒸蒸日上,然而採礦所引起的事故也層出不窮,而政府的法令對礦工的保障也不足,當然隨著時代的演進,工作流程、管理與安全限制也逐步提升,然而就算到了故事中所描述的20世紀初期,礦難仍造成許多的傷亡,甚至到了1966年,英國威爾斯的小村莊Aberfan因下雨而造成的礦渣崩塌仍造成100多人的死亡,這便是有名的Aberfan disaster。順帶一提故事中的阿伯羅溫鎮〈Aberowen〉是虛構地名,但跟真實存在的Aberfan村同樣位於南威爾斯,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太多,總覺得不是巧合〈笑〉。

序幕中作者也提到比利在學校最後一年所受的教育是關於採礦的知識,這也反映當時的社會對於教育的概念,當時的學校基本上就是職業養成所〈正確的來說,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其實是因工業革命而生〉,這也是為什麼早期的教育是填鴨式的教學,因為當時的需要的是大量的勞工,從事的也是重複性高的工作。

除此之外,作者還藉由許多角色提及因應資本主義而起的社會主義女權主義等思想,而這些思想也對未來英國社會運動有著重大的影響。

當然除了對時空背景的了解,劇情的合理發展還需要對人物的信念、中心思想多所著墨,特別喜歡小說介紹裡有提到作者的一句話:
我的創作原則是:故事的情景要麼的確發生過的,要麼應該會發生,故事人物所說的話要麼的確已經說過的,要麼他們應該會說出口。
如果沒辦法同時透徹人性與歷史背景,我想這點是不容易做到的,然而這本書就我目前所讀到的部分,我想作者的表現可說是相當優秀。

硬要說缺點的話,這部小說真的很厚〈而且有兩本!〉,光是一翻開人物表就有好幾頁〈畢竟是橫跨威爾斯、英格蘭、美國、德國、俄國五個家族的故事啊!〉,光這樣就足以讓人卻步,不過其實關鍵人物並沒有這麼多,而且隨著故事的進行自然就能了解這些人物及其背景,所以讀者其實不用太擔心這點。

作者在這部作品中描寫了一些平民英雄,在當時的年代努力奮鬥、掙扎,不禁讓人想起同屬英國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中描寫貴族殞落、平民崛起的過程,當然這本書不如雙城記中的人物一般善惡分明,卻帶給我更加真實的感受,他們在歷史的洪流中只能說是滄海一粟,究竟會如何對整個世界的局勢造成影響呢?我想這部分只能留給讀者自己從書中找答案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試讀】霧越邸殺人事件 ~ 堪稱公平的本格推理之作

【試讀】謎題師 ~ 融合宗教與科幻的懸疑小說

【試讀】慢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