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3的文章

【試讀】箱子

我從大學起就開始接觸魔術,進入社會後,雖然能花在興趣上的時間越來越少,但還是有固定購買相關道具或書籍的習慣,2018年著名的心靈魔術大師 Max Maven 曾來台灣表演,當然我也有去朝聖,甚至還報名他的研習會與工作坊,以一睹傳奇魔術師的風采。 也因為這項興趣,我定期會關注以魔術為主題的小說或電影,比如:結合戰爭與大型幻術的《戰爭魔術師》,日本知名作家兼臨床心理學家 松岡圭祐 的三大系列《催眠》、《千里眼》與《魔術師》,名導諾蘭的《頂尖對決》與原著小說《奇術師》…等等,都是我曾接觸過的作品,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本小說《箱子》也不例外,主題和讀心術、大型幻術表演、催眠相關,光是看到介紹,我就非常期待。 故事講述發生一起謀殺案,受害者被裝入一個箱子中,被利刃穿身而死,說到這,應該不少人會想到經典的“劍箱”表演〈我不確定在台灣這個魔術有沒有固定名字,總之效果就是把人關進箱子,並用數把利劍穿入箱中,最後打開箱子發現裡面的人毫髮無傷〉。身為讀心師的文森,被另一名主角米娜找來協助偵辦此案。 故事中不時穿插兩人的一些思考或小動作,不難看出兩人過去曾發生某些故事,令讀者忍不住翻頁,追尋他們的過去,除了兩位主角,一些重要腳色也有類似的描寫,個人非常喜歡這部分的描述,很細緻卻很重要,從這些小細節可以看出個人特質外,也可以猜測他們對相同事物的不同反應,作者想必對心理學或認知科學相當熟悉。另外,故事中幾乎所有重要腳色都有某部分的偏執,這點也相當有趣,仔細回想下,是不是我們自身和周遭的人其實或多或少也是這樣呢? 一般來說,魔術重視視覺的效果,基本上大部分的魔術都屬於此,也因為這樣的特性拍成電影的效果通常比小說來得好,當然也有重視聽覺的魔術,在硬幣類型的魔術中非常常見,然而心靈魔術,效果通常不是這麼外顯或直接〈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主角文森開場表演的猜鐵釘,端看如何包裝表演〉,甚至有單純發生在觀眾心中的類型。因此可以預期這部小說如果拍成電影,可能會需要很多解釋性的對話或旁白,觀眾可能會覺得多餘,但不解釋又可能會被解讀為主角威能,從這個觀點來看,小說可能是這個故事最好的呈現方式,不過真的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還是期待它有影像化的一天,另外,也期待出版社盡快出版第二、三部曲,我已經等不及欣賞下一次的精采表演!

【試讀】蛻

圖片
最早接觸到 五一三事件 ,應該是某次在觀看 廖克發 導演的電影與後續座談中被提及,當時留下的印象依約是類似種族衝突還有 白色恐怖 的一段過去,後續雖然有看過網路上的介紹,但始終停在很表層的粗淺認識,這也是我對這本小說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小說的確滿足我的一些需求。 故事主要圍繞在從 五一三事件 倖存的一家三代女性的身上,加上對他們周遭人物的描寫,相信作者肯定做了一番考究,才能將各個時代小人物的生活樣貌寫得如此活靈活現,也正因如此,讀者更能感受到事件帶來的衝擊與影響。  故事各個章節長短、風格不一的文字各異其趣,其中相同的是時代的悲劇作用在這群人身上,無法將這些通苦表現於外,卻深入靈魂之中,我想這是馬來西亞某部分人的共同記憶。 讀過這本書後,對它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作者優美的文筆,雖然故事主要描寫腳色間的日常生活,卻常常用簡單的幾句話帶出 五一三事件 的恐怖,使人更能理解故事背後的那段歷史。恨的是閱讀門檻有點高,倒不是指文學的部分,而是文化的部分,有些專有名詞,比如地名,或深入馬來西亞人記憶的事物,比如 紅頭兵 、 德士 ,對我來說太過陌生,常常讓我分心,無法專注在閱讀上,不過這次的閱讀也讓我對馬來西亞的文化、歷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之後重讀,我想可能會有更多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