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岩館殺人案 ~ 解構經典元素的特殊設定推理
《奇岩館殺人案》是日本作家高野結史2024年2月出版的小說,如今由 幸福文化 翻譯為繁體中文版本並引入台灣,這也是高野結史第一部翻譯成繁體中文的小說。故事大致講述主角被要求化名為「佐藤」作為打工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加一場「偵探遊戲」,這本小說中所謂的「偵探遊戲」是什麼呢?讓我直接引用書中的一段文字做為介紹── 「 為了熱愛推理小說的富豪所舉辦的推理遊戲。準備恢弘的場景,並且實際發生殺人命案。營運人員和黑工錄用者,以及身為客戶的『偵探』被置於遊戲中。但只有佐藤這種打工人員,不會被告知事實。一切都是為了客戶的玩樂。 」 這樣的設定讓人聯想到《 賭博默示錄 》中的帝愛集團,同樣犧牲下層階級,只是將賭博遊戲轉換為推理遊戲。 「偵探遊戲」的設定是這個故事中的大前提,且現實中不存在,所以我認為這本小說可以被視為廣義的「特殊設定推理」。一般講到「特殊設定推理」,大多會連結到科幻或奇幻元素,而《奇岩館殺人案》雖然不具備這類型元素,但基於「偵探遊戲」的前提,很多推理小說的元素卻因此翻轉。比如:所謂的「偵探」也就是遊戲營運方所服務並負責的客戶,簡單來說,就是遊戲的金主,雖然不是直接動手的兇手,但沒有「偵探」,就不存在「偵探遊戲」,然而「偵探」卻也有可能是主角的助力;而「兇案」其實是幕後人員策畫,所謂的「犯人」可能只是兇案中最後的執行者,也就是說除了少數不知情的打工人員外,全體成員(包括幕後人員)都是共謀,對主角來說,他們都不太可能站在自己這邊。 而主角佐藤是否能成功逃脫遊戲的控制,是這部小說的核心命題。這個主軸讓這本小說有別於傳統的推理小說,因為對佐藤來說,最優先的任務並不是找出犯人,而是找出「偵探」,只有讓「偵探」願意幫助自己,佐藤才有機會脫離遊戲。然而,除了佐藤的視角,也有從營運方的角度出發的故事線,並暗示這次的遊戲似乎有點脫離掌控,既是伏筆也是變數,為整起故事帶來更多層次感。 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巧妙的故事結構,運用「後設」概念,將推理作品中經典的元素(如 孤島殺人 、模仿殺人等)進行解構,並賦予它們全新的意涵。這些元素被巧妙推演出三層結構,讓故事層次更為豐富。這樣的故事結構不禁讓我想起2018年在台灣上映且轟動一時的日本電影《 一屍到底 》。 《 一屍到底 》前37分鐘演了一部粗糙甚至可稱為拙劣的喪屍片,此為第一層故事,可視為「演出效果」或「現實」;第二層則講述了製作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