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同學會 ~ 久違的費策克式心理驚悚
瑟巴斯提昂‧費策克 在台灣應該還算小有名氣,畢竟商周出版從2008年引進他的作品《治療》開始,陸陸續續也推出十來本他的作品,評價也都普遍不錯(雖然不知銷量如何),想不到最近一次出版的《返家》已經2021年底的事,終於在今年2月迎來睽違已久的新作《同學會》。 費策克 的作品風格主要是偏向懸疑驚悚,在我讀過的幾部作品中,共通特色是細膩且深刻的心理描寫、令人沉浸的緊張氛圍和出乎意料的劇情轉折,而《同學會》也延續相同的風格。 《同學會》主要講述瑪拉在接獲同學會邀請函後決定出席,卻發現聚會的山中小屋空無一人,而後莫名失去意識,甦醒後卻發現被昔日同窗限制自身行動,並質疑瑪拉為何恐嚇他們。在同學會故事發生前,作者也用少量的篇幅,快速帶出過去發生在瑪拉周遭的恐怖經歷。這幾段開場故事精彩且緊湊,除了將讀者快速拉入驚悚氛圍之中,同時也向讀者揭露瑪拉可能是 不可靠的敘事者 。這類型的手法一般多用在故事結局作為反轉,而《同學會》卻反其道而行,在故事前期就指出這點,看似點出真相,卻讓讀者更陷入五里迷霧之中。因為劇情發展大多以瑪拉的觀點進行敘事,在作者的刻意安排下,反而加強讀者的警戒,進一步提升閱讀的緊張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巧妙安排。 結局是比較令我失望的部分,的確是意料之外的發展,但卻不算情理之中的安排,雖然作者確實有先埋下伏筆,但仍有種刻意為轉折而轉折的突兀感。儘管如此,緊湊刺激的故事發展,細膩的心理描寫,整體閱讀體驗仍屬相當流暢。值得一提的是, 費策克 的文字帶有很強的情緒渲染力,並透過主角瑪拉的內心掙扎、矛盾來推動劇情發展。錯綜複雜的謎團與真相固然是本書的一大看點,然而這些內心的衝突與恐懼往往才是 費策克 作品的醍醐味,喜歡心理驚悚故事的讀者,絕對要試試看這本《同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