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2的文章

【微雷】【電影】他還年輕

這部紀錄片並非藉由各種訪談,來描繪詩人 吳晟 老師從小到大的故事,而是採用貼身跟拍的模式,並著重在2018-2020這段期間進行敘事。 對時事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想必可以很快聯想到北農風波,的確片中也有吳晟老師自述這件事對他造成的影響,但更多的是老師對農業、文學的熱情,還有他對土地、自然、環境的愛與擔憂。 整部紀錄片雖然長達141分鐘,每章節都是一段小故事,獨立卻又環環相扣,不僅展現老師文學中對周遭人事物的觀察,更可從生活中觀察其思想的投射。 印象最深刻的是《筆記濁水溪》相關的段落,明確點出台灣這幾年環境的劇烈改變,著實令人擔憂。尤其是空拍河床的鏡頭,可謂怵目驚心,不得不讓人思考台灣目前所謂的經濟成長到底是用什麼代價換來?真的值得嗎?

【試讀】無聲的閃光 ~ 恐怖平衡帶來的不是平衡,而是恐怖

圖片
美國於1945年8月6日在廣島投下 小男孩原子彈 ,三日後又在長崎投下 胖子原子彈 ,同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為 第二次世界大戰 畫下句點。然而,核武器的軍備競賽才正要開始,蘇聯、英國…等國家開始研發自己的核武器,目前幾個核武大國在軍事上取得 恐怖平衡 ,截至今日也都未曾發生再度動用核武的戰爭。 威脅看似消失,加上歲月的流逝,我們對核武器的恐懼已逐漸淡去,僅偶爾會在電影、文學中看到相關的描寫,但很快便不在放在心上,畢竟這段過去對大部分人來說,實在太過模糊。就算不提多年後的現在,當年美國也對原子彈的相關報導進行嚴格管制,更何況對大部分人而言,只要死的不是周遭的親朋好友,一場災難事故死一、兩個人乃至數十人也許讓人難過,但當數字累計到一定的量後,死人只不過是單純的數字罷了,更何況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 ,遠不止成千上萬。 直到隔年 約翰.赫西 的報導,才讓大家真正理解到原子彈的可怕,而不只是冰冷的統計數字,這正是本書的主軸,作者 萊斯莉.布魯姆 藉由文學性的手法再次描繪出下當年記者與原爆倖存者的故事。 作為唯一在戰爭中使用過核武器的美國,這本書所描寫的一切是他們必須背負的原罪,與此同時,這部紀實文學也為我們一般民眾帶來省思,思考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到底為我們帶來什麼?相互保證毀滅的戰爭又有什麼意義? 說到底, 恐怖平衡 帶給我們的從來不是平衡,而是恐怖,我們只能選擇繼續活在這樣的恐懼之中嗎?老實說,我沒有答案,從個人角度來說,我們難以改變這一切,但當事實真相曝光在大眾眼前,被更多人了解後,這個社會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試讀】黃金鳥籠

圖片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時讓人想起電影《 控制 》的情節,人物設定也有幾分像似,主角同樣聰明、有能力,並用自身能力幫助自己老公的事業,而她們的老公則同樣在成功後背叛自己,不過個人覺得《 控制 》更加曲折,且結局更令人恐懼,而這部的結局相對比較輕快一些。 故事從一開始就鋪陳主角霏伊背負著一段不願談及的過往,同時也是整部書的骨幹,全書以雙主線的劇情展開,一段描寫霏伊的現在,另一段則描寫她的過去,然而又可以根據時間軸分為三部曲。 第一部在現在的時間軸中,描寫霏伊與老公杰克離婚的過程,諷刺的是,也同時描寫了霏伊與杰克兩人熱戀的過往,也在開頭埋下了霏伊過去的伏筆,很顯然這段故事是霏伊迫不及待想拋棄的過往,連同瑪蒂妲這個名字也一併被他留在費耶巴卡,也讓讀者開始懷疑大學時代活潑亮眼的霏伊究竟有著怎樣黑暗的過去。 第二部則是描寫霏伊從離婚的傷痛中走向復仇的道路,「女性復仇」正是這本書的重要議題,近年來這類作品也相當多,例如《 花漾女子 》,當然這本書也不單純全部都著重在講仇恨,更多的是描述女性並不比男性差,有時只是他們選擇退居幕後、退居家庭,所以他們的光芒才逐漸被忽略。 第三部更讓霏伊的復仇遊走在犯罪邊緣,同時也接露費耶巴卡所發生的過往,霏伊與其家人的過去。隨著過去的揭露,大致上可以猜到結局的走向,老實說,我並不贊同霏伊的手段,但很同情他的遭遇,也能理解他想要復仇的心態。然而,不得不說這段的劇情安排,作者有點取巧,讓讀者藉由霏伊發現杰克的秘密,讓讀者完全無法同情杰克,也讓霏伊的行為更具有正當性,雖然前面早已埋下伏筆,但對於這段劇情,也許是太衝擊,總覺得作者的安排有點太過刻意。 整體來說,我認為這本小說相當流暢易讀,細節安排也相當精巧,除了主角霏伊,其他幾位女性要角也是相當迷人,但杰克完全被塑造成單純的反派,有點可惜,老師約翰的腳色有點突兀又不夠立體,雖然可以理解這個腳色所代表的意義,但總覺得可以再描寫得更好一些,不過打發時間來說,還算是不錯的娛樂小說。